前段时间去电影院看的《我不是药神》,豆瓣评分高达9.0。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,看之前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。电影从人物形象,剧情、呈现方式、情绪调动、方方面面满足了我的期待。
冲突
强烈的写实性和人物冲突
程勇(徐峥饰)人物原型是陆勇,被病友封为药神。两者相同之处在于,为病友拿到更便宜的仿制药,帮助他们延长生命和缓解经济负担。不同的是陆勇是白血病人,而程勇不是。
吕受益(王传君饰)是位白血病人,剧组做了详实的采风,有真实故事的原型。得知犯病的时候想死,但是儿子的出生让他看到活着的美好和可贵,决定坚强的活下去。
曹斌(周一围饰)一名刑警,在法与情之间,老奶奶一句话“我不想死,我想活命,谁家还没有个患病的人”他放走抓的病友,退出这个案子。
刘思慧(谭卓饰)女儿患白血病的单亲妈妈,为了筹钱治病,在舞厅跳钢管舞。
彭浩(章宇饰)标志性的一头黄毛,患病后怕拖累家庭,远走他乡的白血病青年患者。
刘牧师(杨新鸣饰)善良的牧师,为了病友花更少的钱吃到救命药,违背自己的信仰,帮助销售仿制药。
笑和哭
徐峥和王传君延续以往的幽默感,影片看到前半场,心里舒一口气,还好不那么压抑沉重。
有一场,程勇为给思慧出气,甩钱给舞厅男领班,让他当众表演跳脱衣舞,没想到他真演了。思慧在嘈杂的音乐里大声喊“脱!”,笑着笑着,停下来眼中闪着泪花,解气。
随着剧情发展,看到程勇坐在警车的那一刻,病友们夹道送别。所有的付出变得有意义,程勇哭了,很多观众也哭了。
即使生活再艰难,依然要保持乐趣才好玩。面临艰难的处境还能笑得出来不是人人能做到。是自嘲,是放松,也是希望。
体面和邋遢
人在穷、老、生病的时候,很难顾及到体面。
程勇给生病卧床的老爹喂饭,老人糊弄的满嘴都是,很邋遢。
剧中的角色大多是普通人,为了活下去苦苦支撑,那些体面离他们很远。
程勇后来开服装场,开上了好车,穿着是体面了些,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。
刘牧师这个角色让人敬重。他用流利的英语和印度制药厂长谈判,每次出场整洁得体、勇敢地站到台上揭穿假药贩子阴谋。
他没有因为病,因为穷,而变得邋遢,他在剧组集体毁容式演技中保持一股清流,那份体面让人感动。
庸俗和神圣
程勇脱了衣服就是一庸俗的失婚男人,看到思慧患病的女儿突然站在面前,良心发现,他穿上衣服,扶起思慧、走出房门。自重让他变得神圣。
因为可以救命,刘牧师销售仿制药这事也变得神圣。
不论你是笑、是哭,笑者笑着却哭了,还是哭着哭着又笑了。总之,放松,把情绪完全教给电影,沉浸其中,汲取力量。
这就是生活,一会让你笑出猪叫声,一会让你哭成狗。前一秒开心到云端,后面一秒又让你跌落谷底,生活从来就是这般戏谑。
生活是艺术家的导师,再高超的艺术家,也编不过生活这个大编剧。
追问
剧中卖假药的张长林有一句扎心的台词:“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,穷病。”
有人会把自己生病,归结为自己命不好。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心穷。
人在疾病面前确实脆弱,但是千万不要自怨自艾,努力总是有希望的。
为什么我们总是等到捉襟见肘,才知道挣钱的重要性?
难道要一一走过所有的坑,才能得到幸福?
不尽然。
那些内心有数的人,总是有备无患。
那些幸福的人并不是把所有的痛苦尝过、亏吃过才能幸福,很多程度上他绕过了别人踩过的坑。
警醒
1、凡事提前准备
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。既然这样,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呢?凡事提前准备。
在没有生病的时候,预知生病后怎么办,做好健康的身体和金钱的储备。希望生病的那一天永远没有机会到来,即使不幸到来,也有自己的积累,不至于太狼狈。
在得意时,预知失意后的处境。做好反思总结和平常心态的准备。得意时不忘乎所以,失意时也少了人走茶凉的感慨,多一些东山再起的自信。
2、凡事往坏处打算,往好处期望和行动。
任何时候自己最重要、自己的健康最重要。
你在,希望就在。
你好,你爱的人才更好。
努力生活,好好爱惜自己和家人朋友。
3、好好挣钱、修炼硬本领、做自己的神。
电影终会散场,我们还是要一头扎进现实,继续生活。记得啊,这是完全属于你的、能把控的、健康的人生,好好活过这一场。
作为普通人,不一定人人成为别人口中的大神,但你必须做自己的神。